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邻里

看似痛苦的童年,却是你长大后再也回不去的过去。

村子最南边一排的前面是进出村子的主干道,路北边是村庄,路南边就是一座座的石灰窑了,第一排靠近石灰窑的路口有个小卖部,来来往往的车辆就在这边买一些补给,开小卖部的人家也就这么发财了。

杨雨的伯父住在从南往北数第二排,本来他是较早结婚搬出来的,靠近最后一排,后来因为家里两个儿子,多分了一块宅基地,就在前面的宅基地上建了平房,又建了一圈院落,原来的房子就闲置了,但是伯父家住在村西头,杨雨家住在村中间,两家还是有段距离的,没结婚的叔叔跟着爷爷住在最后一排。

杨雨的东边邻居叫“三老天”,西边邻居叫“三疤眼”,这个村里面起名字也比较特别,三老天父母生了三个儿子,分别叫“大老天”“二老天”“三老天”,“三疤眼”父母也是三个儿子叫“大老日”“二老日”,“三疤眼”原来叫“三老日”后来因为打架眼睛受伤留下疤痕,就被起了个外号叫“三疤眼”,老天的父母和老日的父母是亲兄弟,村里还有一家三个儿子的分别叫“大老黑”“二老黑”“三老黑”,还有一家五个儿子的,老五叫“五狗屎”。

这些基本上就是杨雨童年接触最多的环境和人了,这些人贯穿她的整个童年。

东边的邻居三老天,杨雨称呼他为三叔,杨雨没有见过,只见过三婶。三婶常年在外干着“捡破烂”的营生,跟三叔是一起出去的,但是后来几年都是自己回家,三叔中间从来没回过家,三老天家两个孩子,一儿一女,儿子比杨雨大三岁叫雷,他们都喊雷哥,女儿比杨雨小14天,叫秋玉,是杨雨小时候最重要的玩伴之一。两个孩子由秋玉的外公外婆带着,过了两年又陆续多了两个孩子一女一男,是秋玉舅舅生的,叫秋玉的外婆是奶奶。所以东边长期是由老头老太太带着四个孩子生活。开始他们家住的也是砖瓦房,院墙矮矮的,夏天的时候,上面爬满南瓜、丝瓜秧,跟杨雨家的南瓜丝瓜扯在一起,分不清是谁家的,所以小时候三婶经常逗杨雨:你跟秋玉都是南瓜秧上长的,你是我家的,秋玉是你家的,长一块没分清楚,就摘错了,要不你还是来我家吧,说完哈哈大笑。

老太太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会隔着院子喊“小令娘”,杨雨的母亲就会过去帮忙,虽然父亲不喜欢这个邻居,但是因为母亲的缘故,两家关系还是不错的。秋玉的妈妈大概一年回来一次,一次住一个月左右,会给秋玉带很多漂亮的衣服裙子回来,偶尔还会送一两件给杨雨,感谢杨雨母亲的日常照顾。杨雨小时候很喜欢这家邻居,没事的时候就过去串门,但是父亲总是黑着一张脸,不允许他们去玩,杨雨理解不了,就偷偷去玩,有时候被发现也是免不了一顿骂。父亲的理由是,他们家族没有一个好东西。

记得杨雨上二年级的时候,在大一届的姐姐的熏陶下,会唱很多儿歌,尤其擅长“放牛郎王二小”,还经常在班里领唱,非常的骄傲,恰逢三婶外地回来,杨雨就过去兴奋地表演了一下,给三婶唱了“放牛郎王二小”,三婶很开心给了杨雨2角钱,说去买糖吃呀!那时候1角钱可以在村口小卖部买7个泡泡糖。杨雨回到家里,被父亲知道了,一顿呵斥,让还回去2角钱,以后再不许给别人唱歌赚钱。这件事后来怎么处理杨雨已经记不太清楚了,只是后来直到成年,杨雨再也没有在外人面前唱过一首歌,每次唱歌嘴巴张开,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。

杨雨那时候实在不明白,为什么不能去邻居家玩。

小学的一天,母亲告诉杨雨,三老天是偷东西被抓了,在外面监狱里面,还有一年多才能刑满释放,杨雨想起来,秋玉曾经告诉自己,说她爸爸在外面赚钱,还有一年多就回来了,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亮亮的,红扑扑的脸蛋兴奋的更红了,像个饱满的大苹果,多年后,杨雨想起这个场景,依然心疼自己的这位玩伴。离刑满释放还有一个月时间的时候,杨雨听说三老天病死在监狱里面了,家里已经去人去接了,一起玩的时候,秋玉兴奋地告诉杨雨,父亲很快就回来了,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没有父亲了。

两三天后,三老天的骨灰带回来了,母亲说,两个孩子一个没哭,因为他们本来也基本上没见过自己的爸爸,可能是没什么感情吧。父亲这时候倒是说了一句,可惜了,三老天是兄弟几个最老实的,被抓的时候几个人,就他自己没跑掉,说是偷了电缆。

杨雨的西边,是“三疤眼”,开拖拉机的,媳妇也在镇上纸板厂上班,年轻貌美,嗲嗲的,很会撒娇,“三疤眼”人很凶,唯独对媳妇疼爱有加,在媳妇面前总是笑嘻嘻的,他们生了三个儿子,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开拖拉机赚的钱,也是很早就发财的一户人家,住着敞亮的平房,高门大院,大门能进去拖拉机,很阔气。“三疤眼”很高调,攒够一万元的时候,全村人都知道了,又给他起了个外号叫“万元户”。这家是杨雨父亲坚决不允许杨雨和姐姐去玩的,甚至要求她们绕着走,再加上这家三个都是儿子,最大的儿子也比杨雨小几岁,要不到一块,所以杨雨也就没去这家玩过,但是这家人却成了杨雨家躲也躲不过去的魔障,成了杨雨童年乃至少年挥之不去的梦魇。

村里每排房子前面都有一条东西路用来通行,杨雨家和“三疤眼”家在对应的路南边都有一片空地,三疤眼家的空地上长年都有一堆石灰,因为当时石灰是按车厢卖的,所以“三疤眼”在石灰窑装好实实在在的一车厢石灰后,会在家里卸下来重新装,通过处理,一车厢实实在在的石灰装满一车厢后,还能剩一些,几车厢就能攒下来一车厢石灰,就能多赚些钱了。杨雨家的空地上种满了树,垒了一个简易厕所,还有两个猪圈。母亲就长年养着猪,支撑家用。

以前的田地是按人口划分的,杨雨家分得的几亩田也跟“三疤眼”家挨着,中间隔了一条小小的沟。所以无论是生活,还是耕种,杨雨家都和“三疤眼”家牵牵扯扯,惹不起也躲不起。尽管杨雨一家想方设法和他们保持距离,但对方始终像遮住太阳的那片乌云,不多不少刚刚好遮住杨雨家的那片光。“三老天”总是把他家的石灰扬到杨雨家,或者占用杨雨家的地,院墙非要拉到杨雨家,种田的时候也非要往杨雨家多挖一点,长年累月地移,田地居然被他占走了快半米,杨雨父母找他理论,他就骂骂咧咧,变本加厉,“三老天”看到他们姐妹就吹口哨骂他们婊子养的,而他们的儿子也总是站在平房上往杨雨家晒的咸菜、粮食里面扔泥土。看到自己的父亲对杨雨家示威,三老天的三个儿子也学上了,他们也会对杨雨姐妹俩恶语相向,甚至抢他们的东西。而杨雨父亲总是交代,千万不要跟他们发生冲突。有一次,杨雨拿着铲子在田野边挖蝉宝宝,三老天家的两个儿子和大老天的儿子一起过来抢铲子,杨雨不肯放手就打了起来,三个孩子围着杨雨一人,杨雨被逼急了,已经忘了父亲的交代,就对打起来,新仇旧恨涌上心头,长期跟着父母干体力活的杨雨,力气大反应又快,居然把三个孩子打的哭着回家找爸爸,找来的是大老天,他用食指狠狠地点着杨雨的脑门,骂她欺负了他的儿子,拉着她找她父亲理论,杨雨一边挣扎一边骂大老天:你自己没教育好自己孩子,凭什么骂我,一路骂到自己家。父亲见状,连连道歉,那次,父亲居然没有骂她,只是告诉她,以后再也不能打了。

杨雨家的东南边,隔着马路,也就是空闲地的东边,是“二老天”的家,“二老天”的家原来也是普通的瓦房,不高的院墙,后来,家里据说在外面有生意,是村里最早发财的一批人,在90年代初买了台黑白电视,结果村里很多人去看热闹,把院子挤塌了,“二老天”很快重建了房屋,两层洋楼,两米多高的院墙拉起来,院墙上还镶满了碎玻璃。他家本来理论上讲,跟杨雨家交集不大,毕竟不在一排,还隔着马路,但是为了方便,他家开了个北门,斜对着杨雨家的大门,而且他院子外面就是杨雨家养猪的空闲地。“二老天”有个大儿子叫小军,跟杨雨哥哥差不多年龄,还有个女儿跟杨雨差不多大,后来又娶了个年轻的媳妇,生了一个小女儿,“二老天”家的垃圾,永远都是通过高高的院墙扔出来,落在杨雨家的空闲地上,有时候小媳妇血淋淋的卫生巾也扔出来,但是二老天永远黑着一张脸,杨雨家里也是敢怒不敢言,只能背后骂骂咧咧。二老天家也是父亲禁止之地,有一次哥哥去跟小军到他家玩被父亲抓到,罚哥哥占了一夜。

杨雨没上过幼儿园,杨雨的父亲是小学数学老师,他说幼儿园就是去蹦蹦跳跳唱歌,画画,净学些没用的,不去浪费这钱(学费)了。所以哥哥姐姐杨雨也都没上过幼儿园。但是父亲的教育观一受爷爷的影响,二是因为自己是教师,坚决认为知识改变命运,一定要上学学文化,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这个让他不满的地方。杨雨的父亲称自己的家乡为“龟孙孬种地方”。

父亲在农村当老师学校是不固定的,那时候孩子多,基本上每个村里都有小学,教师就按照教育局计划在几个学校轮上,姐姐上一年级的时候,父亲在里家6里远的街东小学教书,父亲说,自己去哪教书孩子就带到哪里上学,防止小孩在学校受委屈。于是姐姐放弃了离家近的小山小学,每天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姐姐去上学,放学就带着姐姐一起回来,冬天的时候天冷,父亲就在学校里面找了个教室改造的宿舍,带姐姐在学校生活,周末回来。

杨雨看着姐姐去上学,脑子里面就想象出上学的画面:爬不完的楼梯。她真羡慕姐姐。

姐姐上学以后,家里就没人跟她玩了,周围差不多大的小孩都上幼儿园去了,杨雨就只能跟着母亲去干农活,母亲种田她就在旁边挖土、看蚂蚁;母亲收菜,她就跟着摘黄瓜摘辣椒,母亲拔草就跟着抓蝗虫;母亲去河边洗衣服,她就玩水;母亲养猪、养牛、养羊、养兔子,养什么她就玩什么。

冬天的早晨,母亲都会到石灰窑上去烧猪食,顺便烧早饭。石灰窑就像一个大煤球炉,上面能容下很多人烧饭烧水,为了节约自家煤炭,村里很多妇女都会起个大早,去烧早饭,为了不影响窑上干活,一般四五点钟的时候去,拌好的猪食、稀饭、烧水壶,母亲用一根扁担一挑就出去了,等回来的时候,就是热气腾腾的饭了。有时候母亲会在猪食里面放几个山芋煮给杨雨。

母亲出去的时候就会把杨雨锁在家里,有时候杨雨醒了不愿意,母亲就答应回来时在小卖部买7个泡泡糖给她。有时候杨雨也会起个大早跟着去,天还黑乎乎的,窑上就已经很热闹了,工人的一天也基本上就从这时候开始了,那条一条道上,拖拉机已经来来回回地忙碌了。

杨雨跟母亲最亲密的也就是这一年了。

因为第二年,她也上小学一年级啦!那时候,父亲还在离家五六里的街东小学,于是父亲骑着二八大杠,她坐在前面的横杠上,姐姐坐在后座上,一起上学啦!每次父亲骑着自行车,按着清脆的车铃,跟周围熟悉的人打着招呼:上学去喽!杨雨的心里都特别骄傲,我终于上学啦!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邻里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